小李子的嘴:☹️☹️☹️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搞笑的罪行之一:白人为了感恩而屠杀印第安人”
很期待地看了这位和我81岁同龄的美国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新作,近三个半小时的篇幅,没有废笔;网络时代,下载后在家里,分三次看完。感触感染还是很不错的!从资料上了解到它根据小说改编,采用了以女婿人物角度贯穿全片,有利于集中人性、情感的描绘;80岁的德尼罗与50岁的莱昂那多飙戏也是本片的热点。遥想38年前,马丁带着他在戛纳获奖的成名作《出租车司机》来访刚刚打开国门的北京,我们陪他游长城的往事,无比感慨!祝贺他们有着如此长久、稳定的创作生命力!
80岁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他在近期的专访中说的话让人心酸。他说:“我希望我能休息八周,同时拍一部电影(笑)。整个世界都向我敞开了大门,但为时已晚,太迟了。我老了。我读,我看,我想讲故事,但没时间了。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共同为黑泽明颁发奥斯卡奖时,黑泽明说他目下当今才看到电影的可能性,但为时已晚。那一年他83岁。当时我还在思考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如今我终于理解了。”
姜还是老的辣呀,影片结束大概鼓掌也就鼓了25分钟这样吧,tim cook也来了现场,感觉很亲切,有点把戛纳影厅变成为了apple tv+的发布会的气质
IMAX提前场。看过最糟糕的一部马丁斯科塞斯,而且问题全出在他自己改编的剧本。这个故事的最佳打开体式格局应该是群像,以女主、叔叔、探员三个视角完成叙事,小李的角色虽然贯穿始终但是绝对的配角。目下当今的成片选择拿小李做主线,导致女主中后期下线后原住民元素几乎消失,本就十分明显的反派还过早地亮出明牌,戏剧张力再减大半,第三幕也就剩老白男们一脸懵逼地完成导演给的既定任务。另外如果小李演技好到能撑住三个半小时的片长,多少也能掩饰笼罩掉剧作的硬伤,但无奈这货对于“地主家傻儿子”的明白只有撇嘴皱眉这一个表情,就只能苦了观众长期坐牢了。
电影全片 200 分钟,实在是乏味可陈。上周五晚首映,前排一位观众的呼噜声,让这部严肃电影,变成为了喜剧片。为了让美国白人好好铭记历史错误,影片没有选择杰西·普莱蒙饰演的FBI侦探视角,而是选择了小李子饰演 Mollie 的丈夫的视角。但是感觉一旦要拍原住民受难,白人犯罪。老马反而不会拍了,还是把恶人拍简单了。整部电影故事的恐怖,不是叔叔有多恶,侄子有多傻。而是1920年代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白人,几乎都参与了这场欧塞奇族人的谋杀。所有帮忙查询拜访的白人也都被杀害了。数字远远不是几十人而是超过百人。这电影应该让 A24找年轻导演拍成另类恐怖片,当然可能美国电影人也不敢这么搞印第安人题材的电影,只能是规行矩步老老实的拍。真实故事的那种恐怖和荒诞并存,老马没能拍出来。
老马居然拍了一部北美印第安版“消失的她”——不,是“消失的她们”。可惜最后1小时的强娱乐属性消解了前面用两个半小时精心搭建的历史还原感。小李子彻底倒油了,愚蠢且贱渣的丈夫角色让我巴不得对着他的哭丧脸biaji踩上几脚...请跟我念: “我们谋杀、我们欺骗、我们种族灭绝,我们还有电影专门拍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朝上进步的荣耀。”
LFF 迟到二十分钟也不影响被罚坐的体验,看完了一年份的白男和mojo dojo,深感女主和原住民的苦难就是白男利益斗争的背景板,电影就像历史一样so white
反思殖民主题,对白人至上的有力批判。视听规行矩步再也不炫技,镜头和剪辑甚至有些刻板、无聊,在三个多小时里交待如此巨量的情节信息,叙事的效率依然很高,些许幽默点缀其间,高潮戏保持很高水准。气势派头与《爱尔兰人》相似,前一部里所能看到的马丁,这部都能看到。影片最好玩的亮点,也是迄今戛纳最开心的一幕,就是德尼罗打小李子屁股。而老马丁也在结尾用自己为本片埋下一只彩蛋。马丁呈现出更迟暮的创作状态,所以看到这里时多少有些伤感,真不知道他们还能拍几部。3.5
和纽约黑帮,爱尔兰人一样,老马对史诗的叙事冗长,波澜不惊。好在有生之年终于看到老罗和小李合作电影,还狠狠的打了个屁屁,以后可能再也见识不到了。
应该是本届戛纳万众期待的一部,总体也不负期待。看到放映时间实际上有点心累,不过居然没有觉得时间过很慢,并且沉浸其中直到结束。总之,无论是导演手法还是小李子的演技都好得可圈可点,电影是好看的,剧情是精彩的,结尾是惊喜的,这一晚上是美妙的。
3.5。无从知晓按照最初以FBI的视角拍成探案片会是什么样子,但目下当今以这样一个丈夫/凶手为中心展开的故事不仅没有给奥塞奇人主体性,也实在是过于温吞,因为小李/Lily Gladstone的角色都是特别很是被动的存在,所以两人的感情纠葛一直到第三幕回到了斯科塞斯所熟悉的“信仰煎熬”的主题才终于急转直下,而主线的谋杀案与其暗地里暗流涌动的种族冲突都处置惩罚得特别很是中规中矩,反倒是穿插其中的默片致敬、家庭电影、新闻片、以及最后收尾的广播剧所带来的关于媒介与历史呈献的反思要更有意思
四星半。马丁·斯科塞斯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马金刀的改编,以极大篇幅的陈述性表达作为楔子,积攒所有的情绪在最后一刻逆向释放,现实、寓言汇流成一出荒诞剧。马丁·斯科塞斯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爱溢出银幕,这也是后者最近几年来的最佳表演。
#Cannes2023-13 马丁·斯科塞斯对资来源根基罪的又一次史诗般的批判。石油不仅带给印第安人财富,也在他们身上面前目今了永恒的诅咒。开头一幕的奥色治郡火车站,务工者、冒险家、投机分子、资本走狗等泥沙俱下,呈现出处于新旧时代更迭之间的上世纪20年代的社会风貌。印第安部落中不断有人寿终正寝,而联邦却束之高阁,这些谋财害命的行为不亚于一场隐形的屠杀。影像醇熟的斯科塞斯没有什么视觉的花样,而是事无巨细地谱写了一曲残酷的哀歌。
对着目下当今的老李说“你有一张英俊的脸蛋”,这个说服力真的有点子打骨折了。
小李子演技还是这么所见即所得✤
更希望用印第安人(莉莉·格莱斯顿)的视角讲同样这个故事,可以增强心理探索,情感空间也会更浓,便于明白其中的文化。而由美国白人视角代入,所有角色几乎都没有感情,只是利用了小李子夹在中间的双面性来做戏剧冲突,导演从这个故事转向查询拜访和审判,然后又回到了他所熟悉的类型领域。
小李演了人生中最性缩力爆棚的是一个角色。相反的倒是女性角色的设定特别很是有趣,本来可以大做文章的但最后却如花般枯萎……
叙事效率实在是高,实在是高,从声音到音乐到转场到叙事角度都是各种考量塞满,对白满满由不得我一个没理解(是真的不咋理解男主角)。我们杰克白来搞广播剧真的太好笑了!cameo第一名还是给Scorsese本人。
大失所望,人物塑造最失败的一部马丁电影。对小李子几次咆哮以及硬挤着五官一脸痛苦已经PTSD了,德尼罗和普莱蒙全程神游。马丁对这段历史真的有兴趣吗?毫无激情可言。
开篇以美洲原住民视角的几个镜头带入情境,直到男主角出场才暴露全片完全由白男视角展开的本质。据说本片为了显示尊重原住民还请了原住民顾问,但奥塞治语的字幕英翻都只翻了一半…最后还用原住民传统仪式的垂直俯拍大远景收尾,我请问,装什么呢?????p.s.小李在这部里的口音好夹,太刻意太油腻了,受不了。。。。
制度性种族歧视和人类贪婪孕育发生的利益链条,所引发的一场对人性沉沦、司法公正的审判。
3.5 无功无过轻举妄动特别很是老马气势派头。叙事宏大不拖但依然觉得长了些。摄影美,尤其农场大火一幕很艺术,配乐佳,且完全不泛滥例如片尾鼓点。小李子表演稳但和德尼罗一比还是套路化了,甚至让人怀疑这小我私家的智商不稳定。德尼罗则每一个毛孔都在让人相信他这个角色的复杂和伪善。最后,想到好莱坞的正剧都还在由一群八十加的导演扛把子就有一种且看且爱护保重的感觉。
特别很是特别很是不行。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就是看一群白人举足轻重地杀掉一个个印第安人,然后另外一群白人抓这几个白人,再然后一个白人良心发现揭发另外一个白人,连最后的画外音小剧场也是一群白人讲述的。本该关于原住民的血泪史,却仿佛跟原住民完全无关。他们被完全客体化,随便换成另外一群人,甚至是某种珍稀动物,都仿佛毫无影响。原住民的愤怒呢?他们尽全力却依然无力的挣扎和反抗呢?在澳洲大街上随便采访一位这边的原住民,都比电影里的更有能动性和自我意识。很多杀害印第安人的画面甚至塑造得充满猎奇感,成为冗长电影里的一些“劲爆发泄口”。老马丁啊,你活到目下当今这个岁数,难道还以为一个种族就只是他们的服装、舞蹈和音乐吗?
好可怕的电影。电影里白男把原住民的财富土地和生命一点点蚕食,电影本身则是白男明星占据主导开屏不断,让其他应当闪光的正义角色黯淡,就连消音女性视角这种毁灭性的改编,也只有老白男导演可以做得这么光明磊落还不用遭受非议,权力的暴力施放得天经地义。与其说浪费生命里宝贵的三个半小时,不如说是折磨更贴切。
虽然片长恐怖,但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叙事也很流畅,偶尔还有笑点。小李的表演太重复了,想起他之前很多角色。莉莉·格莱斯顿 的表演没问题,但她这个角色其实太被动了,影片本身给她的表演空间特别很是有限,其实她成为影后热门,相对于没那么有说服力。
Martin Scorsese真是老男人抖不出什么好货,到最后还是得拉FBI出来救场。对于极重繁重的历史问题拈轻怕重,最后成为了白小孩儿们茶余饭后的小戏,还劳驾您老亲自来念一段啦。咱们老白男吃绝户杀人全家,但我们做几年牢出来还能活到70几,以后还能给咱拍个电影呢。真不愧是你
三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竟然没觉得有这么长。节奏行云流水,叙事节奏直接清楚明了,会不自觉地把感情投射到了女主身上,其他白人角色只是在拼命的折腾,不带悬疑地直接交代他们计划的谋杀,也让这些白人的行为变得更讽刺可笑。老马这次的拍法,跟很多老导演一样,没有野心,调度上不见任何用力的痕迹,技巧隐藏于无形,又能在细节的地方窥见导演的功力,这两年已经看到好几个老导演这么拍了。
还不错的
看了书就很容易理解这个cinema的问题在哪:斯科塞斯迪卡普里奥仿佛是有大男主癌,而这个故事根本不适合把伯克哈特拿来当男一号,即便不从女主角的视角,从FBI的角度都有更多角度可挖。这家人的故事虽然连气儿性和悲剧性更强,但对于整个时代的奥色治惨案只是冰山一角。电影用了这么大的篇幅反而弱化了大图景,更易令人误解这只是单一事件。
加一星给全片没有任何一处翻译了欧塞奇语,无论是一样平常对话还是仪式,都对非原住民(甚至是非欧塞奇)观众保留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达性,这种不可达的表态是去殖民的重要一步,即承认并不是所有语言文化都理所应当地向英语世界(或殖民者的世界)敞开。视角选择 Ernest 这样被老大捏扁揉圆的喽喽、摇摆不定的孬种而非最大的恶人(同时也是恐怖的野心家和本地教父)King Hale,似乎已是当今(依旧属于男性殖民者的)好莱坞可以或许做出的最大妥协,虽然显然 Mollie 更应该处于这个故事的中心甚至作为一个角色都更有魅力,就好像大片场目下当今也不会把钱投给一位原住民导演,马丁在他能做到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展示了良心,但系统仿照照旧只允许一个老白男来讲这个故事。
斯科塞斯翻转视角,不是悬念迭起反转不断的侦探故事,而是敌我同时在线的江湖史。阴谋变阳谋,虽然说大马金刀匪里匪气的改编,总比他乱走原著中偏女性视角的路径要强,但不管是奸猾的老贼还是美丽的蠢货,每一个人物的处置惩罚体式格局都叫人见怪不怪。过于脸谱化的“花月杀手”扁平呆板,全程主打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电影成为了娱乐有余却敬畏不足的行活儿,很遗憾不会是最好的那种斯科塞斯。
2.5 / 并非完全没有动人的地方,但几乎每段都差点意思,以至于最后的落点只剩戏谑而毫无喟叹。以及再让我多看一分钟小李子这张“我超会演戏”的脸真的会得很严重的眼疾哈。
B. 相信老马尊重历史的本意,结尾对媒介的自反和对文化的致敬也足够真诚,但将种族屠杀变成自己最擅长的《好家伙》变奏(白人男性如何进入、攀爬并最终出卖自己所在的权力体系),其代价就是将受害的原住民群体进一步推向叙事的边缘。老马本是如此敏锐的社会观察学者,可到了这一部,白人社会集体施暴的复杂与惊悚,却都被德尼罗角色脸谱化的“悲天悯人”所消解。戏力全都压在了字面意义的“有毒”关系上,但比起莉莉暗流激荡的巨大能量,李子半永久的皱眉要扛住如此关键而复杂的矛盾,实在有点吃力了。2023.5.20 Debussy
美国近代历史上印第安人首次谋杀演变成种族大屠戮事件,也是印第安对自己民族,对老美白人民主的一次重大反抗,只有提名没得奖实在是可惜这部电影,其次小李子又胖了
跟影视毫无关系,处刑般的三个多小时被人心涣散的纪录片式演绎说明注解段落填塞,镶嵌四处的故作姿态迷影致敬、媒介自反和炫技空镜在本就奄奄一息的叙事椽梁愈显虚张声势和矫揉造作。求名求利白男组合回心转意把女主视角强扭为舅甥朋比为奸作轴的男主戏,可笑的自戮矛盾是戏外和文本真正野蛮人叠合的文化屠杀逢魔时刻,野草将花海吃干抹净的血腥梦魇周而复始。老李嘴角耷拉一招敷衍到底的负分浮躁演技更是在Gladstone浑然天成的微表情调度面前宛如正人君子。换言之本片乔装成社会责任的又当又立赎罪歉疚在叙述主体被无耻窃取那刻就化作乌有,原住民社群和其他少数族裔讲述自身故事和寻求银幕代表之路的四处碰壁何尝不是百年前围剿呐喊,正义无门的绝境复燃?此种规模的投资和音量只会在白人至上父权制系统流转,发声力和能见度如何能挣出这个死结?
这个女人似乎在洞察一切的眼神和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我摸不着头脑。
冗长的白男视角故事(*坐在不舒服的椅子上逐渐扭曲*),很难不睡过去(*然后被爆炸声惊醒*)。而且小李子一直撇嘴的僵硬表情太尴尬了。好评留给女主。 at ZFF19
2021年开拍初期,关于本片的2条新闻还记忆犹新:小李最初确定的角色本是联邦探员,后该角色被Jesse Plemons取代,小李转而出演反面角色Ernest,一个看似简单的换角,实则可能导致影片叙事重心朝完全相反的标的目的发展,结果成片中这个本应由小李出演的角色最终戏份被大幅削减。这进而引出了第2个幕后故事——本片编剧Eric Roth开拍前谈到,小李曾对剧本做出大量修改,这令他本人很不高兴,最终二人争执不下决定各让一步,至于其中细节并未透露——看完影片后之所以会孕育发生某种特定观感,第一回响反映还是联想到这2条新闻……一个悲伤且矛盾的事实是,要拍一部如此规模的电影,马丁一定需要小李和德尼罗这样的大腕拉投资并吸引观众买票,但现阶段后者对于马丁的电影本身而言,到底是助益多过无益还是反过来,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