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遍插茱萸少一人
又名《死了也要嗑》
85/100 #Locarno2022# 有类似于《东方挽歌》式的强烈幽魂黑甜乡属性,看过的几部索科洛夫电影总会在观看它的第一时间给人视觉上难以想象的冲击力,似乎是史无前例的形式,大为震撼。但仍不够喜欢在形式方面过于强烈的电影,也许还需要看到一些温度和情感,一些在当下重提历史的充足理由。
复数自我法的门前,领袖发言人潮海啸,擤不完的鼻涕,差点娶到的瓦格纳侄女……历史人物影像捕捉和语录关键词联想,就像AI自动生成的电影:请把斯大林、丘吉尔、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放到神曲里面进行对话
似乎和深海是如出一辙的毛病,空间是个什么鬼。索科洛夫妄图呈现神曲,结果还是中世纪级别的插图动画。失败于对身后世界贫乏的想象以及历史素材的生硬拼贴。别整花活了好好看看隔壁洛兹尼察是怎么编排的。
<鬼畜区up主>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提醒您:该电影疑似使用智能合成技术及涉嫌意识形态投喂,请放心食用。
出目下当今B站鬼畜/恶搞视频区我也不会觉得奇怪。(索科洛夫怎么突然洛兹尼察化了?)
美术馆影像,同人动画。
#75th Locarno# 主竞赛。算是……动画片?索科洛夫(在一个梦中)把“权力人物”搞了个集大成,用得应该是deep fake技术+档案素材,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丘吉尔(有时有多个分身)在炼狱里的漫游和漫谈(另有耶稣和拿破仑短暂出场)。也算是一部挑战电影边界和测验考试新技术的作品,不过更适合去美术馆吧……片子本身有点车轱辘话(纳粹和USSR没啥区别这个很多电影都谈过了,加上丘吉尔算是创新?),加上影像精度也有点差……
4.5
D+/ 做成短片足矣。
演员的身体、档案影像的面庞,以及音讯、场景拼接一起,将历史的多重时态框缚于目下当今时,形成一副平面的画作。因此,整部电影中几乎只存在两种镜头的运动,推近,观看画面的细节;平移,突破景框的限制,模拟巨幅画作的观看体式格局。粒子的耀动、角色间的对白、自身的来回对抗带来画面的波动,角色与云雾最终也不过发挥着近似的功效,政治背景消失了,只取用人偶的形态。
战时曾掌舵世界的小人物们聚集到天堂门口,宛如一场诡谲的梦,又似一则童话。真实历史人物影像与全新技术结合,着实玩出了新形式。
渐渐地所有的语言都混杂起来(当我听墨索里尼说话我愣了一秒钟才想起我是能听懂的)。emmmm,古典文学读者大满足,不过感觉后半部分没那么爽了。另外就是可能只适合电视和大银幕上看,电脑上播放怪怪的。
- 比较无聊的木偶戏。
3.5形式非分特别强烈,内容陈词滥调
#75th_Locarno
如果用ai修复再制作,拼凑更多的人截取更多的对话将更加传神,小人物的孤独。
影音处置惩罚的能力毋庸置疑,对话内容略没意思。
同样是合成手法,难免联想到《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不过与侯麦的活动遮片摄影技术不同的是,索科洛夫采用的是历史档案材料+智能生成的拼贴影像,诉求也其实不一致,前者是接近绘画层面的写实主义,后者则是还魂历史迷雾(其实不新鲜的主题反刍),但笼统而简单地归到画中游式装置作品似乎亦无不可。阻碍景深发展的二维化平移,意图是切断观众望向历史纵深的凝视,将二战苏、德、英三巨头在地狱和天堂间的徘徊之路放置到插画式扁平景观——仿佛可以暂时抹去尘世恩怨,天堂大门场景具有卡夫卡式《审判》既视感;刻意露出的人脸/声音合成破绽,犹如鬼魅附身,数字时代的科技依然有机械性的扭曲邪恶;被模糊的人群面部叠加,正是《呐喊》再现。
被标题骗了,这是什么童话,明明是鬼话。
开场确乎窥探到了「地狱」的景象,那些斑驳的幻影如幽灵般在镜框的边缘游走,人物被赋予了借档案与声音还魂的能力,或是大张着嘴缄默沉静的面对着虚空。但形式上的新颖感很快就被一股陈腐的意识形态观念所取代,索科洛夫看似以戏仿的形式搭建了象征权力的来世景观,但实际上还是想用宗教的观念重构历史的蜃楼,不论其态度是戏谑还是冷漠,都在反复申说着技术、威权或所承诺的美好愿景的虚无,在不知不休的争论中意义也被延宕,言语的「巴别塔」不断流窜,希冀叩开天堂的大门。
【2.5】用AI手段把二战中的政治领袖们聚集到一起,这个设定和形式本身不是不克不及接受。可问题在于人物们几乎都在自说自话,以此抵抗了索科洛夫的影像实验的意图,最后留下的只是历史人物们一张又一张早已被无数历史学者嚼透了的、可以被观众预期到的心理素描。
4.5 真的太有意思了,80分钟聚精会神,索科洛夫还是那个味儿。从历史影像来,到AI换脸去,缓缓地移动,喃喃地对话。天堂门口真的太挤了,历史在那里交汇、腐烂、延续,让人发笑,也让人头皮发麻。(这得大银幕啊
2023 HKIFF 港譯:獨裁者幽遊夢囈
“别听索科洛夫的 我们继续向前吧!” 面对永恒的幽灵之海 你最终只记得母亲的葬礼
#HKIFF 索科洛夫用Deepfake做的形式实验。单色炼狱里漂移般移动的独裁者们讲着一些恶意见意义或者无意义的话语,暴躁的音乐和字面意义上的人(鬼魂)浪,悖论般的既新鲜(技术上)又不新鲜(内容上)。
历史虚无主义看得我聚精会神,deepfake 绝佳案例,文本极其丰富,但没囊括我PARTY历史人物稍显单薄了一些 hh 手榴弹丢风车,人潮海洋,细节充满意见意义。借用但丁的神曲结构依旧好使,感觉AI后,寓言会愈发当代化。
#59th✤ faker faker poker face
就如同初次见到AI绘图那样,能让人无比惊讶,同时也让人觉得穿帮,在技术革新方面步子还不够大。
【2.5】实际上从形式到内容都很无聊,对档案影像的使用更多像是视觉的拼贴,远不如洛兹尼察有(某种音乐式的)创造力,不理解先锋在哪里。70多岁的索科洛夫是否是不怎么玩互联网?看你谈nazi和ussr我不如看刘华强大战高启强。
还在拍摄屏幕里的人潮,就这么想消失在里面?
歷史的混響
【C】形式上对我而言是全新的,历史与AI技术如同新旧接轨,人物的迟滞与错位,缓缓挪动如同动态画作。内容上看完全是接受范围之外的直男电影。
夸张技术的运用、涉政,但换汤不换药,内容跟饭桌上老男人们聊的一致。
这算deepfake二创吧...思路倒是挺新颖的,但是做成电影就有点...不会扩展下,AIGC泛滥之后这种食之无味的内容农场可能也会相应指数增长吧...
+,政治人物的影像在天堂门外相遇,口中不断呢喃重复生前的遗思,童话般的想象。
+0.5
6.0。形式探索有啟發意義,但這麼多人物在觀眾面前念叨著索科洛夫老生常談的話題實在無趣。
人潮汹涌原来可以这样施展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