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活”起来是什么样子?电影《俑之城》于7月9日正式上映,《俑之城》这部电影的选题还是很棒的,里面有很多历史文化素材,影片不少细节颇为考究,充满历史厚重感。比如女主戴的傩面具、街上的百戏俑、旅途中的好伙伴青铜羊、神兽地犼、九尾大师、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孔明灯、远古的地下恶龙、《山海经》里的异兽鳋鱼等。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巨大的瑰宝库,而中国动画作品,也从来都离不开它。
这部电影的定义是儿童电影,据说该电影是《熊出没》原班人马耗时5年打造的,整部电影2个小时,但看完之后觉得还是没有《哪吒》好看。如果拿《俑之城》与《哪吒》对比,最大的差距在于出发点不同,无论是从创意点、故事串联、还是动画效果来看,《俑之城》的制作还是不能超越《哪吒》。
从创意点来看,《俑之城》里呈现的地下世界是一个全新的背景,从原创角度来说值得鼓励。可惜新环境意味着认知时间增长,而电影的时长非常有限,这部分时间大幅度增长自然就降低带动剧情的时间,看似只是此长彼消的一个小过程,感官体验上却有点舍本求末的意思。这方面《哪吒》则比较讨巧,它的最大原创点在于颠覆认知,即对原有人物的形象不断重塑,尽管同样是注重原创,却完全不存在认知的麻烦,拥有的只是在原有的认知过程里不断尝鲜的感觉。
从故事的串接来看,《俑之城》的故事模板原创度不高,已经透露的剧情中可以看出部分模仿美式动画的痕迹,关于异兽还有日漫百鬼夜行的影子,尽管是在全新的背景下,却如同旧瓶装新酒一样,总让人感觉少些什么。而《哪吒》的故事是在原有故事模板上进行再开发,算是一种二度创作,此类作品本身都已耳熟能详,因此大家更在意观影过程中的不同,对于相似情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屏蔽,反倒给人一种错觉“原创性更好”。
从视觉效果来看,视觉过剩,故事不足。奇观大场景太多,感情戏太多,毫无节制,开场1个多小时后还没崛起,一直在和女主谈恋爱,奇观场景看起来确实不错,但太多,仅是浅层的视觉感受。角色造型风格混乱,有类似皮卡丘的萌系,地吼系、俑系、青铜系,还有路人甲的玉偶、瓷偶等,以及女主、神医婆婆、九尾大仙等造型都不在一个维度上。这些角色并非只是材质不同,设计风格毫不相干,单拿出来都不错,放一起就很尬。
动漫电影对观影者来说,意味着必须要有比现实更容易打动的场景,看到宏大的场景时通常会觉得汗毛直立,所呈现出来的河山美得不可方物。《俑之城》显然还没有达到这种要求,近年来国漫最厉害一部还属《哪吒》.